首次寄送實體兒童版《防衛白皮書》,日本政府意欲何為?
7月15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2025年新版《防衛白皮書》,再次渲染“周邊威脅論”。與此同時,日本政府的另一動向也引發擔憂。今年,日本防衛省首次將兒童版《防衛白皮書》寄送給學校,據媒體報道,日本全國約 2400 所小學共收到6100 份兒童版《防衛白皮書》。
2021年起,日本防衛省每年都會編制兒童版《防衛白皮書》,但此前只在網上發布,其宣稱目的是為“通俗易懂的防衛知識普及”。雖然兩個版本的呈現方式有所區別,但在實質內容上兩者別無二致,兒童版甚至多了些許隱蔽性和迷惑性。例如,“日本周邊正在發生什么”這一章節中,將周邊國家描述成 “軍事威脅”,炮制 “日本所在的地區并不安全” 的謊言,肆意抹黑周邊國家形象,為其所謂的 “防衛需求” 營造氛圍。“日本怎么辦”章節則解釋了為何需增加國防預算,并詳細羅列加強 “日本防衛力量” 所需的導彈、設備、作戰方式及費用等。
將充滿對抗性、片面渲染“威脅”的政治宣傳品,直接投送進小學校園,對象是尚未形成獨立思考能力的少年兒童。這一做法不禁讓人聯想到近代對外侵略戰爭時期,日本利用《教育敕語》等工具向青少年灌輸“君權至上”、培植軍國主義、煽動戰爭狂熱的行為,值得引起國際社會和日本國內有識之士的警惕。
學校,本應是培育和平、理性、友善等正確價值觀的凈土,卻淪為日本政府政治操弄的場所。近年來,日本在教學安排和教材編寫上動作不斷,從否認南京大屠殺到美化侵略戰爭,再到“刺殺操”進入教學內容,一系列操作似乎是對過去的錯誤不斷重演,嚴重扭曲了日本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對歷史的認知。
此次《防衛白皮書》通過防衛省地方機構直接寄送的形式進入校園,則讓人擔憂這是在以一種更為惡劣的方式恢復軍國主義教育。其不僅是從歷史的角度刻意淡化和美化侵略,更在于以突出虛構的所謂“現實威脅”,以煽動對立為手段,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植入“軍事力量=安全”的種子,為軍國主義思想培育新一代土壤。其所渲染的種種威脅,最終都可能被拿來作為復活軍國主義的借口。如專家所言,日本就是妄圖通過這種自上而下、從官方到校園的全方位 “洗腦”,塑造新一代對國家防衛、國際關系的偏頗認知,為其進一步突破和平憲法限制、擴充軍事力量奠定民意基礎。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歷史是一面鏡子。青少年受到什么樣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日本軍國主義近代發動的對外侵略戰爭,不僅給亞洲近鄰和受害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將一代日本青少年推向戰場和深淵。
二戰硝煙雖已散盡,但軍國主義的幽靈在日本依舊徘徊,右翼勢力借尸還魂、蠢蠢欲動之勢令人警惕。當年,正是因為軍國主義的戰敗,日本才有機會建設一個和平的國家。如今,日本是吸取歷史教訓,劃清軍國主義的界限;還是要大開歷史倒車,甚至重走戰爭老路?相信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可以拿出正確答案。
在這樣一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年份,我們希望看到日方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履行正視和反省侵略歷史的承諾,正確地教育引導年輕一代。唯有如此,日本才能真正擁有和平安定的未來。
作者:硯 烽
校對:葛 暢 秦耀達 洪俊卿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鈞正平工作室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
@鈞正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