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天路上的“百寶箱”
■李松原 盛子乾
“班長,油底殼螺絲斷了!”一次高原運輸任務途中,西藏軍區某旅某運輸連新兵黃旭盯著斷裂的油底殼螺絲,急得聲音發顫。隨車工具箱被翻了個底朝天,就是找不到匹配型號。眼見任務時限逼近,他的手心全是汗。
“別慌,我看看?!币患壣鲜客鮿P聞聲趕來,仔細查看后,轉身拎來自備工具箱。只見王凱從工具箱里取出一顆帶標簽的螺絲:“試試這個。”
螺絲剛好適配,故障順利排除。黃旭望著班長的工具箱,眼里滿是好奇:“您這‘百寶箱’里咋什么都有?。俊?/p>
“今天這種情況,我當年也遇到過!”王凱撫摸著箱子,講起了多年前的經歷。
在他還是新兵時,自己所乘車輛行至崎嶇盤山路時突然拋錨——傳動軸螺絲斷裂。可該零件平時損壞率很低,大家都沒特意準備,現場幾個人束手無策,急得直跺腳。
就在此時,他的班長提著“百寶箱”走了過來,很快找出匹配的螺絲,解了燃眉之急。班長說:“在高原行車,什么意外都可能碰上,配發的工具足夠日常使用,但應對突發情況,還得靠個人多準備一些?!?/p>
這句話,王凱牢記在心。從那以后,他有意收集各種小零件:有的是任務休整間隙,從運輸車道上撿到的完好零件,有的是從舊設備上拆卸下來的特型部件、墊片卡扣……這些都被他視為寶貝,分門別類地存放起來。
不僅是王凱,這支車隊中的很多老兵都有類似的習慣——馬班長會把換下來的舊墊片擦亮收好;李班長隨身工具包里永遠備著幾種密封圈……聽著班長的講述,黃旭深深懂得,原來高原汽車兵在以這種方式進行著某種傳承。
“這背后還有‘多想一步、多備一物’的責任意識?!蓖鮿P說,老兵們把復雜路段的行車要點、常見故障的快速判斷、極端天氣的應對流程,都融入日常教學中,讓戰友們對在高原行車的各種潛在風險了熟于心、預有對策。而且,箱子里的物品會根據執行任務不同進行更換和補充。入伍至今,王凱安全行車超過30萬公里,這只“百寶箱”幫他化解了多次險情。
黃旭望著眼前綿延的公路,忽然想通了許多曾經不理解的細節:為什么老兵們每次檢查車輛都那么較真,為什么他們總在反復推演各種應急預案,為什么一顆小小的螺絲都被如此珍視。那不是小題大做,而是高原汽車兵用無數次實踐換來的智慧——唯有未雨綢繆,才能安全無憂。
車隊即將再次出發,黃旭心中暗下決心:歸隊后自己也要準備一個“百寶箱”,收集關鍵時刻派上大用場的小零件。他知道,“百寶箱”里裝的不只是冰冷的零件,而是一代代高原汽車兵對職責的敬畏、對安全的守護。這份敬畏和守護,隨著天路的綿延,默默傳遞、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