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集團軍某旅三級軍士長王鵬程——
“黨員”二字就是軍令狀
■劉 含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王 軼
“坦克拋錨,請求支援!”機動途中,電臺里傳來急促的呼叫聲。
“讓我來!”緊急時刻,第82集團軍某旅三級軍士長王鵬程主動請纓,火速前出。
他俯身貼住裝甲板,仔細聽金屬部件細微的異響,小臂上青筋隨著發動機的震顫突突跳動。“傳動箱第三組齒輪間隙不正常!”片刻,他猛地直起身,指節敲在裝甲板上……
隨著轟鳴聲再次響起,這位被旅隊官兵稱為“鐵甲神醫”的老兵,又一次成功排除故障。
“凡事沖在前、干在前。”提及王鵬程,不少戰友都知道這名黨員骨干的最大特點。
那年冬天,野外訓練場遭遇寒潮,一輛綜合掃雷車突發故障,液壓油像動脈破裂般噴濺。
“這臺裝備在下一步行動中還有重要任務,今晚必須修好!”毫無疑問,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王鵬程毫不遲疑,帶著工具鉆入車里。
時間流逝,天色漸黑,寒風更加凜冽,給裝備維修增加了不少困難。為了方便使用工具,他索性扯開防寒面罩,用牙齒咬住手電筒照明。
經過近9個小時的挑燈夜戰,綜合掃雷車故障終于被成功排除。
“‘黨員’二字,就是沉甸甸的軍令狀,提醒自己一刻不敢松懈。”王鵬程心里,時刻有根黨員責任的弦緊繃著。
那一年,旅里配發新裝備,王鵬程比操作人員還著急,經常念叨“一旦有故障,我們修不好,那就是大問題”。為了盡快掌握維修技巧,他從基礎理論開始學起,查資料、背理論、做筆記,一有時間就泡在修理車間,把裝備的性能和故障問題記錄下來反復琢磨,遇到不會的就聯系廠家師傅請教,想方設法提升修理水平。
入伍17年,王鵬程時刻保持著沖鋒姿態,熟練掌握6型主戰裝備維修技能,排除故障千余起。作為單位骨干,他帶頭參加上級組織的履帶裝備修理資質認證,帶領分隊戰友加班加點學理論,挑燈夜戰練技能,身上常常滿是油污。休息時間,當大多數戰友已經入睡時,他仍在思考怎么提高組訓效率。最終,他帶隊順利通過資質認證。
一人強不算強,整體強才是真過硬。作為單位唯一考取履帶底盤修理技師資格的“大師傅”,王鵬程向上級申請成立能力強化班,一對一進行幫帶,把自己的心得經驗傾囊傳授給戰友,累計培養20余名能獨立執行修理任務的骨干人才,其中10余人還考取了履帶底盤修理高級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