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脾臟保住了!我心里的石頭也終于落地了,感謝西京醫院!感謝咱們專家團隊……”李亮(化名)出院時,父親激動地說到。
一個月前,一名來自蘭州的15歲少年李亮在父親陪同下,來到西京醫院尋求幫助。肝膽外科楊雁靈教授接診后,詳細詢問病情并查看檢查報告,發現患者脾臟內長了一個巨大囊腫,幾乎“填滿”整個臟器。
經了解得知,患者在兩年前就出現過不明原因腹痛,當地醫院診斷為脾臟囊性占位,開窗引流術后,不到半年再次復發。最新影像報告顯示,囊腫與脾主干血管關系十分密切,且直徑已超過10厘米,嚴重壓迫周圍器官,脾臟一旦被撐破,將面臨大出血風險,甚至危及生命。
在完善增強CT等相關檢查后,科室組織醫療團隊進行病例討論。增強CT顯示,患者脾內多發囊性占位,最大截面約11.1×7.7×8.7cm,初步判斷為脾臟囊性淋巴管瘤。
“脾臟巨大囊腫常規手術方案是全部切除,但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小,全脾切除后將導致免疫力下降、血小板升高及遠期感染風險。”楊雁靈教授講到。
團隊評估后認為該囊腫屬良性病變,脾臟尚有其他側支血管供血,具備保留部分脾臟、維持生理功能的可能性。在與患者和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采用腹腔鏡微創技術,完整切除脾臟囊腫,保留健康脾臟,最大限度保全功能。
此類手術的核心難點在于完整切除囊腫的同時,精細保留脾臟血供體系,尤其需處理與囊腫緊密交織的脾動靜脈主干。術中需精準離斷脾蒂分支、嚴密控制入脾血流,并對斷面進行徹底止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都可能導致術中大出血或保脾失敗。
在完整剝離囊腫基礎上,謹防術中斷面出血,還需最大限度保全脾臟功能,手術難度極高。
在充分完善預案后,手術正式開始。首先游離并阻斷脾動脈主干,逐步分懸吊脾上級和下級分支血管,最終將巨大囊腫完整切除。因囊腫與脾主干血管無法分離,部分血管主干亦被聯合切除,為防止斷面出血,手術團隊創新采用“水煮肉片式止血法”,將小紗布團精準壓在出血點上,滴注生理鹽水,再以低功率電凝使鹽水瞬間沸騰。利用局部產生100℃高溫水蒸氣,對出血點進行均勻、可靠凝固止血,有效封閉創面,又最大限度減少對殘留脾組織熱損傷。術中,將殘留脾臟血供由胃短動脈、胃后動脈及胃網膜左動脈代償,血運良好,剩余脾臟色澤良好。
“手術很順利,孩子的脾臟保住了!您可以放心了!”術后查房時,楊雁靈教授對患者家屬講到。
此次手術成功得益于前期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評估及創新術中吻合、止血方式應用,但并非所有脾臟疾病都適合保脾手術,需嚴格把握適應征并進行精準化評估。
據團隊介紹,脾臟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即使少量殘留也可維持正常免疫功能。脾臟病變早期無明顯癥狀,建議公眾通過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及早干預,避免病情進展。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發展與手術理念更新,脾部分切除術已成為治療脾臟良性病變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