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上,某項指標后面的向上或向下箭頭,是不是會瞬間揪住你的心?很多人會想:“完了,身體肯定出問題了?!钡珯z驗指標異常,真的就意味著身體異樣嗎?今天,我們聽聽專業人士怎么說。
“在檢驗科工作這么多年,我見過太多因指標異常而焦慮的患者了?!苯夥跑娍傖t院第七醫學中心檢驗科主任劉杰說道。劉杰有著30年檢驗工作經驗,他表示,檢驗指標是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但不能僅憑單一指標異常就判定身體異樣。
以血常規中的白細胞計數為例。一般情況下,白細胞升高可能提示身體有感染。一位年輕的運動員在參加完激烈的比賽后進行體檢,發現白細胞計數超出正常范圍。可經過復查,在其身體恢復平靜狀態后,白細胞計數回歸正常。原來,劇烈運動后身體的應激反應會使白細胞短暫升高。這說明,生理狀態的改變能引起檢驗指標波動,并不一定代表身體生病了。
再聊聊肝功能檢查中的轉氨酶。熬夜、酗酒、過度勞累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導致轉氨酶升高。曾有一位職場人士,因連續多日熬夜加班,體檢時發現轉氨酶輕度升高。在調整作息、規律生活一段時間后復查,轉氨酶指標恢復了正常。所以,因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指標異常,不一定意味著肝臟存在嚴重疾病。
腫瘤標志物的檢測,也常常讓大眾陷入恐慌。以癌胚抗原(CEA)為例,它的升高可能與胃腸道腫瘤相關,但在吸煙人群、患有胃腸道炎癥的患者中,CEA也可能會升高。有一位長期吸煙的患者,體檢時CEA略高于正常范圍,經過全面檢查,排除了腫瘤的可能性,只是吸煙及輕微的胃腸道炎癥導致的指標異常。在戒煙并接受治療后,CEA指標逐漸下降。
除了上述因素,藥物也可能影響檢驗結果。一些抗生素會干擾腸道菌群,進而影響維生素K的合成,導致凝血功能指標出現異常。同時,樣本采集過程中的不規范操作,如采血時止血帶綁扎時間過長,會使血液濃縮,造成紅細胞、血紅蛋白等指標假性升高。
那么,當發現檢驗指標異常時,我們該怎么做呢?劉杰給出了專業建議: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過度恐慌,情緒的過度波動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身體狀態。其次,及時拿著檢驗報告咨詢醫生,醫生會結合患者的癥狀、病史、家族遺傳史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有時,醫生會建議復查,以排除偶然因素導致的指標異常。比如,初次發現血糖偏高,醫生一般會要求患者在不同時間多次檢測,以確定是否患有糖尿病。若復查結果仍存在異常,醫生會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如針對疑似心臟病患者,可能會安排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
檢驗指標是我們了解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線索,但不能僅憑異常指標就給自己的健康下“判決書”。當面對檢驗指標異常時,保持理性,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才能正確解讀身體發出的信號,更好地守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