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一場細雨過后,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雙泉莊村一派蔥郁,景色宜人。村里樓房林立、別具風格;藥材加工車間設備轟鳴、秩序井然;田園綜合體內滿眼碧綠、果壓枝頭……處處呈現勃勃生機和繁忙景象。
一大早,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慶柱就和村“兩委”成員在剛建成的高端民宿內忙碌著,準備迎接遠來的客人。鄰近的農業研發交流中心已經竣工,來來往往的村民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
山東省軍區機關人員王海介紹,雙泉莊村現有農戶110戶、農民296人,2001年前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村里過半兒童失學輟學,是遠近有名的貧困村。2001年,山東省軍區機關開始結對幫扶雙泉莊村,先后協調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實施修筑道路、發展產業、培育人才等十大工程,村莊發生巨大變化并于10年前一舉摘掉貧困帽子,榮獲全省“軍民共建先進單位”、“省級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
山東省軍區機關人員到雙泉莊村了解農產品產銷情況。
產業賦能:村子美了,村民富了
“用心用情助力鄉親過上幸福生活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回饋老區人民的生動體現?!鄙綎|省軍區某局領導鄭逢民介紹,幫扶雙泉莊村24年來,無論人員如何輪換,環境如何變化,省軍區堅持歷任領導離任交上明白賬、上任接好責任單,確保援建工作持續抓、不斷線。
記者了解到,雙泉莊村基礎條件差,原先進村的土路只有1.5米寬,村里山地居多,十年九旱,吃水都要到鄰村去挑,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幫扶當年,山東省軍區出資300余萬元修了兩條水泥路,安裝了路燈;次年,協調水利部門投資100余萬元,為村里打了4眼“愛民井”。改善水源條件后,該省軍區又幫助其一次購置了10萬株核桃、脆桃、冬棗等樹苗,在村里建起2600余畝的優質果園。隨后,礦泉水廠、冷拔絲廠、鋼結構廠、農業開發公司相繼開張……
“脫貧后要聚焦優勢產業,形成多元業態,才能增強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痹撌≤妳^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延伸優勢產業鏈條,依托“醫祖扁鵲故里、中國栝樓之源”的人文地理優勢,與山東省農科院、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研究院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發展丹參、栝樓等中藥材的研發、繁育、推廣,提高產品附加值。
“省軍區協調齊魯中科新動能創新研究所指導村里建成現代化育苗中心,引進省內重點制藥企業對產品進行‘訂單式’收購。村里成立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全部入社?!蓖鯌c柱介紹,目前,全村中草藥種植品種達20余類,平均畝產值4000元以上,成為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中藥材獲批“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GAP”認證。
他們還以鄉村旅游為載體,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山東高速集團、濟南城投集團合作開發建設高端民宿、藥飲藥膳、錦鯉文創、荷田水鋪、萌寵樂園等10余項旅游產品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助推多業態協同發展。目前,該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80余萬元,人均收入2.4萬余元。
雙泉莊村青山環抱,風景宜人。山東省軍區發揮這一優勢,協調省文旅、農林等部門投入資金100余萬元,建起環山旅游路和5個觀賞亭。目前,龍象山景區被列入“山東中醫藥文化產業園”重點項目,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4年來,山東省軍區持續協調投入資金傾心盡力辦實事,累計引進軍地援建項目47個,落地率100%。產業集聚發展讓村莊變美了、村民變富了。
山東省軍區組織軍醫進村入戶為群眾義診。
黨建引領:班子強了,日子好了
“2001年前,該村5名‘兩委’成員3人是小學文化,13名黨員中12人輪流當過村干部,黨支部連個辦公場所也沒有?!崩宵h員王立保說起來直言不諱:雙泉莊村以前之所以落后,關鍵是缺一個好班子。為改變這種局面,該省軍區結對雙泉莊村后,首先把建強組織作為關鍵。經過走訪群眾,將在外做生意的能人王慶柱“挖”了回來。2001年10月,王慶柱全票當選村主任。新班子成立后,該省軍區出資19萬元建起300平方米的村“兩委”辦公室,選派2名干部駐村蹲點,幫助健全黨支部、落實“三會一課”、完善村務公開、村民議事等制度,村干部不再“公章隨身帶、會議流動開”,各項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軌。
在村部,記者在鄉村振興幫扶工作規劃上看到,既有“規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既有近期任務措施、也有遠景規劃目標,怎么干、誰來干、資金投入、完成時限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王慶柱說:“我們建立‘支部領辦項目+黨員幫帶群眾’發展模式,黨員結合自身實際每人幫帶3至5名困難群眾,通過提供就業崗位、技術指導、種養服務等方式增加群眾收入,密切黨群關系。”
談起該省軍區的幫扶舉措,老黨員王立保如數家珍:幫建文化活動中心,設置黨員活動室、法律服務室、圖書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所有事項;打造集住宿、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八一”幸福院,60歲以上老人享受免費餐飲;為70歲以上老人統一購買意外險,為考上大學的學生發放鼓勵金……
這天,記者遇見在村里“愛心超市”用積分換取日用品的村民王芳。她的積分卡清晰記錄著:參加衛生清理記2分、參加無償獻血記2分……
“推行積分制管理,既可以在‘愛心超市’兌換物品,還可作為評先評優依據?!痹摯迕癖B連長王海洋告訴記者。
“我們始終把黨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通過抓實黨組織建設、‘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確保各項工作走在前、干在先。”王慶柱說,黨建引領的“組織力”正轉化為文明創建的“行動力”。村黨支部先后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等20多項榮譽。
文化培塑:人心齊了,民風淳了
傍晚時分,該省軍區建設的雙擁文化廣場燈火輝煌,人頭攢動,人們茶余飯后紛紛來到廣場拉呱聊天、鍛煉身體,成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吹靡姷淖兓尨迕裆钣懈杏|:“沒有子弟兵的扶持,哪有俺今天的好日子。”
著眼滿足村民的文化需求,該省軍區自幫扶之初就注重加強文化培塑,促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這個教育中心很有特色,是傳承紅色文化的最好課堂?!苯眨饔慰屯踝映蓞⒂^完雙擁共建德政教育示范中心后給予點贊。這處由山東省軍區出資建設的德政教育示范中心,主要記錄雙泉莊村的歷史文化發展變化,并集中展示部隊的幫扶歷程,通過引導群眾飲水思源,不斷強化“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實現“幫一村、富一方、紅一片”。
以錦鯉養殖為契機,著力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據悉,該省軍區根據當地水質和氣候條件為村里引進錦鯉現代化繁育技術并建起了全自動水循環凈化溫控大棚,已連續四年在該村舉辦全國名優錦鯉大賽,年接待游客超過2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打造‘共富坊’、‘魚管家’、‘鯉想園’3大創業孵化區,以魚為媒、以魚興業,繁榮魚文化產業。”王慶柱說。
在文明村鎮創建中,雙泉莊村積極培育“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選樹“好婆婆”、“好兒媳”,用“身邊事”影響“身邊人”。此外,他們還定期邀請濟南市美術館、長清豫劇團等團體來村開展文藝演出,使雙泉莊村勁吹文明新風。
夜幕降臨,村委大院的鄉村振興“小課堂”又開講了。近年來,該省軍區協調長清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進村辦學,開展理論宣講、新技能培訓和產業就業指導,目前已有300余人次參加電商直播、特種養殖和農商管理等課程,堂堂課程人員爆滿,鄰村村民也被吸引了過來。
日月交替,寒來暑往。24年過去,雙泉莊村山青了、水綠了、生態美了、產業興了、百姓富了……
近日,雙泉莊村再傳喜訊,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該村斬獲“全國文明村”殊榮。消息傳來,王慶柱難掩喜悅,脫口而出:“軍民團結一家親,魚水情誼似海深。幫扶路上心連心,雙擁共建一家人。”這句順口溜,道出了他們對子弟兵無私幫扶的感激之情,也展現了新時代軍政軍民間的魚水深情。
(本文圖片由王 海、孔慶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