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邊典型為鏡,感悟強軍有我的使命責任;以時代楷模為鏡,增強擔當奮斗的內生動力;以先輩先烈為鏡,激發敢打必勝的戰斗精神……”前不久,在安徽省安慶軍分區組織的“聯合教育大講堂”活動現場,優秀政治教員倪磊以“照好三面鏡子”為切入點作授課輔導,贏得陣陣掌聲。這是該軍分區創新運用教育協作機制、整合轄區優勢資源開展教育活動產生的良好效果。
“建立教育協作機制就是打破地域限制、取長補短,把局部特色連成區域優勢,讓‘獨門秘訣’變成‘大眾口訣’。”該軍分區領導介紹,聚焦“鑄牢政治忠誠、打好攻堅之戰”深化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他們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教育力量弱、精品課程少和教育場館缺等問題,按照“地域相近、資源互補”的原則,將全區12個單位劃分為3個聯合教育片區,通過精干力量共用、優質教案共學、教育場館共享的方式讓優質資源流動起來,推動深化教育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備課數量做減法,教育質效做加法。“過去搞教育,有多少專題就得備多少課,而如今只需按任務分工備好課即可。教育協作模式減輕了授課人壓力和負擔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授課質量。”該軍分區領導介紹,他們根據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明確的四個專題內容有針對性作出分工,指導各教育片區集中優勢資源備好優質教案并通過試講的方式聽取官兵意見,將“精品課”、“金牌課”匯入教育“資源池”,供全區“點單式”按需選課、跨教育片區共享共用。同時,他們還通過政治教員比武遴選出6名優秀政治教員組成金牌講師團,利用教育“資源池”里的教案展開巡回授課。
前不久,安慶軍分區領導得知懷寧縣民兵教練員陳坤被上級表彰為優秀“四會”教練員后,他們敏銳察覺到這是開展深化教育實踐活動的鮮活素材,于是便安排第一教育片區的政治教員立即領題展開施教準備,很快一堂“學先進典型、聚奮進力量”的教育課試講后贏得一致好評。“講的是身邊人,說的是身邊事。民兵尚能‘爭第一、扛紅旗’,我們又豈能甘居人后”、“講臺上下、屏幕內外融為一體,官兵積極互動,課堂氣氛活躍”……授課結束后官兵討論熱烈,其他教育片區來現場觀摩的政治教員們紛紛寫下聽課感受。
在做好精品教案共享和跨教育片區授課的同時,該軍分區聯合地方文旅部門深挖轄區教育資源,整合紅色場館、高新企業、文化地標等優質教學點,跨區域建立“聯合教育大講堂”,多個人武部共享教育場館、同上一堂課的場景成為常態:桐城市人武部結合“六尺巷”的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在第一教育片區開展“進退得失多想想‘六尺巷’”的專題教育;太湖縣人武部依托轄區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在第二教育片區組織“學習抗戰英雄,破除和平積弊”大討論大辨析;宜秀區人武部牽頭組織第三教育片區人員前往“鄧稼先故居”,真切感悟“兩彈元勛”鄧稼先“許身國威壯河山”的使命擔當……
釋放教育活力,激發練兵動力。教育協作模式推行以來,該軍分區各教育片區成員單位打破壁壘共享資源、互學共鑒,助推深化教育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當前,該軍分區各級各類人員強軍信念越發堅定、謀戰研戰練戰熱情日益高漲,在上級組織的輕武器射擊、民兵分隊應急救援等課目比武考核中取得優異佳績。
安慶市宜秀區人武部組織第三教育片區官兵和文職人員前往“鄧稼先故居”現地教學。(攝影/謝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