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低調并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始終以敬畏之心蓄進取之志、激奮斗之力。
謙遜低調不僅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格,更是工作中需要長久保持的作風姿態。“滿招損,謙受益”、“盛滿易為災,謙沖恒受福”、“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這些古人留下來的為人處世哲學,都是廣大年輕官兵成長道路上的有益借鑒。
民間有句諺語:低頭的麥穗,昂頭的稗子。意思是越是成熟飽滿的麥穗,越會把頭垂得很低,而果實空空的稗子,才會在風中昂頭招搖。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廣大官兵特別是年輕官兵要涵養謙遜低調之風,如“低頭麥穗”般虛懷若谷,在靜心學習、埋頭苦干中鍛造能打勝仗的過硬本領、扛起備戰打仗的責任擔當。
涵養謙遜低調之風,要鍛造“一其心”的心性。“一其心”,守本心,無旁騖、無雜念,心有主、心有譜,無意高調標榜,不想高傲自居,一心為國為民;“一其心”,盡其心,守本職、盡本分,不攀比、不思遷,一心盡職履責。“忠也者,一其心之謂矣。”那些“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科技工作者,那些“巧手成就卓越、匠心創造非凡”的大國工匠、那些“風也昂揚,雨也昂揚”的邊防軍人……無不是“一其心”而養成謙遜低調的品格。他們在生活上尚簡樸,粗糲能甘,紛華不染,向廉者看齊,融入普通群眾;在欲望上求簡潔,“不汲汲于榮名,不戚戚于卑位”,擺脫利益的羈絆,知足常足、知止常止,時刻穩心定神;在工作上圖簡明,刪繁就簡,簡便易行,剔除繁文縟節、不搞花樣,根除形式主義、崇尚實績。如此凝心聚力,謙遜低調自在其中。
涵養謙遜低調之風,要夯實沉穩冷靜的根基。《禮記·大學》有云:“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沉穩冷靜是心安定、思清晰和有所得的基礎。“急中生智”是特例,通常情況下急中易生亂,忙中易出錯。保持沉穩冷靜要善于勤學悟道,古人云:“惟蓄理足者,始有眼光;有眼光,始知棄取;知棄取,則盡我所為。”特別是要強化理論學習和修養,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不斷涵養政治定力、涵養道德修養、涵養品格操守,做到博聞多識、內心富足、眼界開闊,如此方能在眾生紛紜中撥得開、在喧囂中立得定,即使得失掛心、利害相逼,也波瀾不驚。保持沉穩冷靜要學會自我調控,面對工作壓力、矛盾沖突、風險危機引起的情緒緊張、急躁等,要管控好情緒,防止走了極端;面對夸獎、吹捧、諂媚引來的如意、自得、自滿等情緒,要自擊一猛掌,識得破、忍得過,做到不忘形、不變形,不迷失、不膨脹,保持謙遜、淡定。
涵養謙遜低調之風,要錘煉自信自律的品格。古人云:“謙者,才高而不自許,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譽,位高而不自傲。”保持自信,相信自己;嚴于自律,改造自己。周恩來同志一生謙虛謹慎,有人向他建議“寫一本書”,他回應:“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虛懷若谷、躬身自省的品格,映照著不凡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仰、感懷。有自信,謙遜低調成本色;能自律,謙遜低調不走樣。年輕官兵學歷高、知識面寬、開拓精神足,不是可以驕傲高調的資本。要認識到人無完人,“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要看到差距,學得更多、做得更好,才不負韶華,成長為可堪重任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