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軍隊期刊軍事理論傳播質效的思考
摘要:軍隊期刊是軍事理論傳播的重要載體和窗口。新時代新征程,對軍事理論傳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結合軍隊媒體軍事理論傳播實踐提出,軍隊期刊要聚焦提升前瞻性、服務性、親和力,從內容、形式、渠道三個維度創新。
關鍵詞:軍隊期刊;軍事理論;傳播實踐
2024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全軍軍事理論工作會議上作出“全面加強新時代新征程軍事理論工作”的重要指示。這為軍事理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軍事理論傳播提供了根本遵循。軍隊期刊是軍事理論傳播的重要載體和窗口,提高傳播質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職責所系,更是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科學支撐的現實所需。本文結合軍隊媒體軍事理論傳播實踐提出,軍隊期刊要聚焦提升前瞻性、服務性、親和力,從內容、形式、渠道三個維度創新。
一、軍隊期刊軍事理論傳播面臨的新機遇和新要求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軍事革命迅猛發展,我國安全和發展需求深刻變化,實現強軍目標任務更加緊迫。這使軍事理論的需求更加旺盛,同時也為軍事理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機遇,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來,我軍先后經歷了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軍事政策制度改革,實現了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的整體性、革命性重塑,正闊步邁向世界一流軍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的必由之路,而首要的是統一思想。《中國軍隊》雜志在部隊改革初期發表了一系列關于軍隊編制體制改革的理論文章,深入分析現代戰爭對軍隊結構的新要求,讓官兵了解改革的緊迫性、必要性和科學性,對助力和宣傳改革強軍事業起到良好作用。這啟示我們,軍事理論傳播要緊貼時代要求,宣傳習近平強軍思想,把改革強軍戰略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講清楚;要緊跟新軍事革命浪潮,傳遞前沿作戰理念與技術應用,幫助官兵把握戰爭演進規律,形成適配現代戰爭的思維與能力體系;要發揮輿論引導等功能,通過闡釋戰略目標、宣貫職能使命,凝聚官兵思想共識,為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筑牢思想根基。
當前,軍事理論傳播也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軍事理論有一定專業性且一般篇幅較長,與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碎片化、淺表化趨勢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傳統軍事理論傳播通常“板著面孔”,無法滿足新時代官兵多元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針對這一問題,軍隊媒體進行了積極探索。例如,《中國空軍》雜志開設“智庫|新論”欄目,以課題解析形式,精煉篇幅、夾敘夾議,將抽象理論與實踐案例有機融合,達到“以事明理、理寓事中”的傳播效果。其實踐表明,內容輕量化、表達場景化、傳播精準化是提高軍事理論傳播質效的關鍵路徑,也是增強其政治引領力、思想穿透力與時代吸引力的重要保障。要優化內容呈現方式,降低受眾認知成本;要契合受眾審美需求,讓理論可親可近;要借助多元傳播手段,讓思想傳播更有聲有色。
二、軍隊期刊提高軍事理論傳播質效的關節點
理論傳播效果受內外因素共同影響。內在方面,創新性是其傳播根基;外在方面,實用性和親和力決定著傳播效能。軍隊期刊提高軍事理論傳播效能,要在突出政治性、權威性、專業性的前提下,在前瞻性、服務性和親和力上下功夫。
注重前瞻性。前瞻性是理論傳播的吸引力源泉。“科技前沿”是《國防科技》雜志中最受讀者歡迎的欄目之一。近年來,其推出的《對軍事人工智能若干問題的再認識》等系列理論文章,拓寬了官兵視野。這啟示我們,前瞻性的理論往往能夠預判未來的發展趨勢、潛在的可能性或新的發展方向,這種對未知的探索和對未來的展望,可激發受眾好奇心與探索欲,促使其主動參與到信息傳播中。提高軍事理論傳播質效,軍隊期刊要緊盯軍事科技發展前沿,現代戰爭理論、作戰樣式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戰爭規律,敏銳洞察戰爭形態演變趨勢;要引領軍事科技發展,推動軍事技術自主創新;要注重作戰樣式的變革,及時傳播作戰理論。
注重服務性。服務性是傳播的目標指向,也是提升傳播效果的關鍵路徑。《中國軍事科學》雜志推出的《代理人戰爭探析》等文章,系統剖析代理人戰爭本質、動因及影響,為我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戰略啟示,也為基層部隊教育提供了生動教材。其實踐表明,軍事理論傳播只有服務部隊才能真正落地生根。這里的“落地生根”包括兩層內涵:一方面,通過理論傳播緊密對接部隊建設實際,服務實戰化訓練、裝備發展等需求,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戰術應用、指揮決策等實際戰斗力;另一方面,通過貼合官兵需求的理論服務,讓官兵在實踐中感知理論的實用性與有效性,進而形成對軍事理論的認知認同與實踐認同,構建理論傳播的長效接受機制。
提升親和力。理論傳播有一定的專業性壁壘,通過通俗化表達、生活化敘事與人性化互動增強傳播親和力,是提升理論接受度與影響力的關鍵路徑。2024年,《政工導刊》第1期雜志稿件《提高戰時政治工作對打贏的貢獻率》中,巧妙引用陳賡同志的名言“槍聲一響,再好的應對方案作廢一半”來說明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抓實預案準備的重要性,在理論專業性與官兵可接受性之間搭建起橋梁,提高了軍事理論的吸引力。由此可見,提高軍事理論傳播質效,軍隊期刊在注重傳播內容的前提下,要以受眾為中心,增強軍事理論傳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易于官兵理解接受的具象內容;要將專業晦澀的表達轉化為官兵喜聞樂見的故事、通俗易懂的文字;要通過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推動理論從專業場域向大眾實踐轉化,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三、軍隊期刊提高軍事理論傳播質效的著力點
軍隊期刊是展現軍事理論新思想、軍事技術新成果的重要載體。新時代新征程,軍隊期刊要從傳播內容、形式、渠道等多方面著手,提高軍事理論傳播質效,譜寫新時代強軍興軍新篇章。
優化內容,提高軍事理論傳播對戰斗力的貢獻率。內容是期刊的核心,也是生命力之所在。例如,《中國軍事科學》雜志稿件涉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軍事戰略與作戰研究、軍事思想與歷史研究、世界軍事與外軍研究、理技融合與科技創新等方向,不僅成為軍事學術交流的標桿平臺,其對策性研究也常直接服務于軍事斗爭準備與政策制定。這啟示我們,提高軍事理論傳播質效,軍隊期刊要緊跟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步伐,及時反映軍事理論現代化建設的動態;要緊密圍繞部隊全面建設、軍事斗爭準備和作戰訓練實踐,精心策劃選題,引領熱點研究方向,并積極推動理論成果向實踐運用轉化;要根據自身定位與特色,聚焦軍事領域的重難點問題,深入開展理論攻關與研究探索,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軍事理論的傳播與應用提供堅實支撐。
創新形式,助力部隊軍事理論現代化建設。理論飛入大眾視野,實現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傳播與影響,創新形式是“翅膀”。2025年5月,《政治指導員》編輯部聯合武警廣東總隊舉辦的“生命線上的接力—新老指導員結對幫帶”活動,邀請曾經擔任過指導員的老英雄、老專家向新任指導員談經驗、教方法,“理論傳播+實踐互動”引起強烈反響。其實踐表明,軍隊期刊要突出理論傳播的多樣化,開放辦刊。要加強調研、考察,跟蹤和掌握某個方向的前沿理論、現實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要加強與作者、讀者的溝通交流,在選題策劃上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要加強與相關行業專家學者交流,為期刊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
創新渠道,鼓勵廣大官兵參與傳播。《政治指導員》雜志設有二維碼,受眾通過手機掃描即可進行學習延伸,了解相關軍事知識,還可以通過推薦封面人物、回答問題等參與互動,強烈的互動性提升了雜志的吸引力。這啟示我們,軍隊期刊要善于拓寬傳播渠道,采取更加生動鮮活的傳播方式,增強吸引力。一方面要拓展傳播路徑,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采用人工智能、可視化的技術手段,將專業化的軍事理論知識通俗化、普及化;另一方面要搭建互動平臺,吸引更多官兵參與到傳播中。
(作者單位:武警特種警察學院)
責任編輯:張和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