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堅決搶占“兩個戰場”制高點——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論析
摘 要:隨著新軍事革命和互聯網科技加速發展,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成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道戰略課題。要乘勢而上,找準開辟新賽道、打造新增長極的重要發力點,既能用新質戰斗力“制服”“壓服”對手,更能用新質軍事傳播力“壓服”“說服”對手,堅決搶占“兩個戰場”制高點。
關鍵詞:新質戰斗力;新質軍事傳播力;融合互動;建設路徑
海灣戰爭以來的歷次戰爭證明,軍事強國往往也是輿論強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發動戰爭時,除了開辟攻殺對手的軍事戰場,還開辟向世界宣傳所謂戰爭正當性的輿論戰場。“兩個戰場”融為一體、互為依存,在給國際社會和世界軍事格局帶來深刻變化的同時,更警示我們,隨著新軍事革命和互聯網科技的加速發展,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越來越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能力,關系著國家安全和軍事、輿論斗爭主動權,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成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道戰略課題。
“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斗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充分解放和發展新質戰斗力”……習主席在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圍繞新質戰斗力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指明了我軍戰斗力建設的根本指向和能力標準,給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提供了根本遵循。要乘勢而上,找準開辟新賽道、打造新增長極的重要發力點,既能用新質戰斗力“制服”“壓服”對手,更能用新質軍事傳播力“壓服”“說服”對手,堅決搶占“兩個戰場”制高點。
一、從戰略上考量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
現代戰爭史表明,勝利者除了要在軍事戰場上壓過對手,還需在輿論戰場上蓋過對手。這就決定了必須從戰略上考量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
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交叉融合發展特點規律的內在要求。當前,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演進,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主導成為制勝關鍵,體系對抗成為基本形態,網絡空間成為嶄新戰場。新質戰斗力是依托新興科技手段和作戰理念所形成的新型戰斗力生成模式和形態,是新質生產力在軍事領域的體現。在這一背景下悄然出現的新質軍事傳播力,既是全媒體時代報、臺、網、端、微、屏等平臺綜合作用而產生的傳播能力,又是新質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綜上所述,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都源于新領域、同屬軍事實力、作用于戰爭,等等。這就決定了二者高效融合、雙向拉動既是現實可能,更是戰略需要;要充分認識和掌握二者內在規律,更好地推動創新發展;必須樹立“跨界”“破圈”新思維,打破軍事戰場和輿論戰場之間的傳統邊界,推動二者融合互動,實現軍事效益和傳播質效最大化,提高整體作戰能力。
鞏固提高國家軍事戰略體系和能力的必然選擇。2011年5月1日,美國海豹突擊隊黑夜深入巴基斯坦腹地獵殺本?拉登。遠在大洋彼岸一隅的奧巴馬和其助手,如同觀看好萊塢大片一樣目睹本?拉登被擊斃的全過程。這與其說是“觀看”此次行動,倒不如說是奧巴馬在“展示”美軍新型作戰形態和軍事革命成果—海灣戰爭之后,美軍廢除了“前線”概念,戰爭發展成為以“斬首”為核心,打擊經濟設施為重點,摧毀對手意志為根本的全新模式戰爭。這警示我們,鞏固提高國家軍事戰略體系和能力,必須更好地統籌軍事硬實力和軍事軟實力建設發展,促進軍事系統和傳播系統相生相長和良性互動。推動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根本就在于前者展示出的作戰理念、方式的轉變等,能為后者提供優質信息和先進技術支持,后者則為前者提供戰略威懾平臺保障和信息反饋等,服務前者。二者之間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將戰斗力增長模式與傳播力生成方式、軍事信息化與傳播信息化等結合起來,實現戰斗力和傳播力高效發展、兼容發展,最大限度提高一體化應對戰略風險、維護戰略利益、實現戰略目的的整體實力。
搶占軍事戰略制高點和戰爭主動權的緊迫需要。新型戰爭需要新型軍隊,更需要軍事媒體在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美軍正在把這一“特殊需要”變為現實,主管公共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管理著專門的電臺、電視臺和多種權威刊物,各軍種聯合司令部也都有自己的公共網站,這些都是美軍打輿論戰的重要平臺。在美國的帶動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已公開宣布把輿論戰納入正在實施的新軍事革命中并作為重要內容,俄羅斯、印度、越南等國在推進軍隊信息化建設中強調加強媒體信息化建設,加快全媒體建設步伐。我們要在激烈的軍事競爭中贏得主動,必須最大限度實現國家整體實力系統整合,推動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贏得軍事競爭優勢和制勝未來的主動權。
二、緊扣新時代要求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矛盾問題和任務要求。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必須緊扣新時代要求。
堅持作戰需求引領建設。軍隊是要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這就要求推進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必須堅持作戰需求引領建設。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堅持邊斗爭、邊備戰、邊建設”的戰略要求,緊跟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深入研究現代戰爭和輿論戰特點規律,提高在信息化智能化戰爭中軍事戰場和輿論戰場懾敵制敵的綜合能力;提高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融合發展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立足作戰需求提升軍事能力和傳播能力;緊盯短板弱項,統籌考慮戰略資源、網信體系、尖端技術等賦能增效策略,找準新興領域科技力向戰斗力和傳播力轉化的突破口;著眼未來戰場需求,統籌相關領域各方向的資源和力量,努力打造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增長極。
堅持科技創新求突破。科技創新是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發展的重要支撐。習主席視察解放軍報社時強調“要緊跟強國強軍進程,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堅持創新為要”。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發展都得益于科技的創新和應用,都是擺脫了傳統戰斗力和傳統傳播力增長方式、發展路徑,形成符合新軍事革命理念和全媒體時代理念的先進戰斗力和先進傳播力質態。無論在戰場、輿論場,“落后就要挨打”。當前,我軍在戰斗力和傳播力建設方面面臨的嚴峻挑戰和歷史機遇前所未有。要緊跟世界發展潮流,在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中推進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要把握新興領域交叉融合發展特征,加強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創新和綜合應用,檢驗實戰能力;要聚焦軍事斗爭準備,推動形成軍事戰場和輿論戰場多點突破、群體迸發的生動局面;要強化戰斗隊思想,聚焦主責主業加強軍事媒體建設,不斷為新質戰斗力服務。
堅持協調發展破難題。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推進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必須運用系統抓建的思維、統籌兼顧的方法,在協調發展中不斷破解難題。要把推進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進一步納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盤子,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要充分發揮軍隊新聞單位改革后形成的優勢,推動各類媒體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重要工作堅持策劃上通盤考慮、資源上融通共享、力量上統一指揮、實施上整體聯動,不斷探索出配合軍事斗爭準備的新路徑;要以軍事斗爭準備等重點課題為牽引,把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和破解制約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難題有機結合起來,整體推進、全面發展。
三、抓住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的主要矛盾
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事關戰略全局,必須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點,有序推進。
前瞻戰略全局,強化統籌謀劃。世界發達國家都在加緊推進軍事轉型。美國著力推動新軍事革命,同時還借助互聯網,引發了世界輿論傳播的全方位變革,形成了軍事戰場和輿論戰場上的 “袋鼠效應”。 國際軍事和輿論專家認為,美軍“袋鼠效應”,有三個方面的警示作用:使人們的戰爭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認識到戰斗力和傳播力融合互動的巨大威力;看到了戰斗力和傳播力融合互動的發展方向。這警示我們,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必須站在國家戰略全局高度,強化統籌謀劃。要前瞻布局新質戰斗力和新質軍事傳播力融合發展,為打贏未來戰爭奠定堅實基礎;要在頂層設計、組織實施、成果應用全過程貫徹一體化理念和要求,打通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融合互動鏈條;要充分發揮體制優勢,推動軍地相關力量協同發力,凝聚國家戰略傳播力量、社會資源并形成強大合力,不斷提高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的整體效能。
緊貼使命任務,強固支撐保證。30余年來,以美軍為“主角”的每一場戰爭,已經使媒體成為一種由特殊走向普遍應用的作戰武器,以全新作戰樣式向對方實施攻心奪氣亂謀的作戰;把公眾的情緒引向戰爭;麻痹對手,釋放戰爭迷霧,增加戰爭進程中的不確定性;等等。傳媒正在更廣的領域,更高的層次影響著戰爭。這警示我們,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必須緊貼使命任務,強固支撐保證。要著眼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創新發展軍事新聞理論,探索輿論戰融入聯合作戰的指揮、體制、戰法、訓練、保障等問題,為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提供理論先導;打造與我軍使命任務相適應的全媒體傳播平臺,實現軍事戰場優質信息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立體呈現,提高傳播質效的同時助推戰斗力躍升;建立與我軍使命任務相適應的軍事戰場和輿論戰場融合互動運行機制,構建一體化工作格局,拆除壁壘,統籌二者之間聯動,推動“兩個戰場”深度融合,努力形成良性互動。
著眼戰場變化,強化實戰訓練。仗怎樣打,兵就怎樣練。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生在全球的幾場局部戰爭中的輿論戰表明,推動新質戰斗力同新質軍事傳播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要著眼戰場變化,強化軍事行動與輿論戰的實戰化訓練。要著眼提高聯合作戰行動下陸域、海域、空域、新領域的各種攻防作戰,以及海上維權、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等軍事行動中的輿論斗爭能力,分別設置訓練課題,深入研究各作戰樣式中輿論戰的特點規律,掌握輿論斗爭準備和實施的方法程序,實現“三個再造”:一是傳播效率再造,精準把握新時代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傳播規律,牢固樹立新聞按“秒”計算、實時策劃選題和組織報道、第一時間實現全媒體傳播等,贏得傳播主動和先機;二是權威聲音再造,把全媒體傳播融入軍事行動中,在事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大問題上,以及在一些國內外受眾高度關注的問題上,及時發出權威之聲,有力亮劍;三是傳播能力再造,以提高聯合作戰行動輿論斗爭能力為目標,加大數據分析能力,講“戰場故事”、強化“軍事網絡風格”等新傳播模式,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新型人才,提高整體作戰能力。
(作者單位:解放軍報社)
責任編輯:張和蕓